仍能感到当时的兴奋和开心 »
在 App Store “已购项目”里翻看着十多年前那些玻璃质感的图标,仍能感到当时的兴奋和开心。那是一个更加纯正的“There’s an app for that”的时代,行业初长成,人们在学习着如何发现问题并开发 app 解决问题,而非不遗余力地喷吐着各种互联黑话并以此为荣。
在 App Store “已购项目”里翻看着十多年前那些玻璃质感的图标,仍能感到当时的兴奋和开心。那是一个更加纯正的“There’s an app for that”的时代,行业初长成,人们在学习着如何发现问题并开发 app 解决问题,而非不遗余力地喷吐着各种互联黑话并以此为荣。
过去整整一周多的时间,每天到处是刺眼的阳光。天气也真是任性的很,我仍记得今年年初每天期盼出太阳的日子,而如今倒是期望一切不要都这么明晃晃的了。
上海的秋冬季节气候无常,但往往是不正常的热到一个峰值,然后温度一夜之间下降个10度左右,且伴有大风;接下来温度又一点点上升起来;如此往复,不亦乐乎。
文绉绉的呢。其实在看西游记。孙悟空被骗当了弼马温,还跟玉帝说“多谢了”。
说正经的吧;本周译文相当之推荐,关于iOS 8应用预览视频的话题,从设计、技术规范,到录屏、编辑工具,介绍的都比较详尽;建议收藏,在接下来用的到的时候作以参考。下面进入译文。
最近一两个月里,苹果的世界里出现了很多新东西,比如屏幕更大的iPhone 6,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iOS8,以及旨在帮助用户更好的发现应用的App Store改版等等。
说到App Store的改版,最值得设计师、开发者和市场人员关注的大概就是视频预览功能了。官方将其称为“应用预览(App Previews)”,如今已经正式出现在iOS8的App Store当中。自然,已经有一大波设计师和开发者为他们的产品制作了预览视频并通过iTunes Connect上传。坦率的说,如果你也有自己的产品,那么也该开始考虑做这件事了。
眼看着进入8月下旬,天气相比前面几周有所凉爽;所谓凉爽,也只是高温从40来度降到36、7度的样子。
刚刚过去的几天怕是要成为人生回忆当中的经典之一了。依次看掉Metallica和Korn的现场,回想起来,有好多像梦一样不那么真实的情景在里面:夏季的夜晚、暴躁的吉他音墙、灯光、嘶喊、摇摆、泪水、满眼的黑T恤和金属礼、散场后打不到车而坐在路灯下抽烟到半夜...然而,如果要我判断,是现在这样安静的坐在屋里吹着空调做博客更像真实的存在,还是那些回忆里的东西更像,我真的难以回答。
想吃曼妥思了。说正经的。本周及接下来一周的话题,原文来自Jeremy Olson,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生一枚,Languages的作者。关于产品是如何从想法概念开始最终走向市场,他所谈到的一些经验和实践方法,值得借鉴。
这里进入译文。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相信,相比于失败,我们能从成功当中学到更多。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过程中经历了数千次的失败,如果我们仍然要基于各种试验和错误来重新发明灯泡,那简直是愚蠢的。怎样从成功的产品中汲取经验?如今我们有了完整的实践模型。
移动应用产业当中有非常多的闪光点。虽然我很想说我的成功源于自己的才能,但事实并非如此。经过对那些在App Store当中获得成功的独立开发者的反复学习,我掌握了一些用来获取成功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我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各位读者学到同样的东西。
几天的风风雨雨似乎在这个周日的上午逐渐褪去了,现在整个书房几乎要被阳光铺满了。如果阳光能发出声音,想必满屋子都会是轻盈精巧的小旋律了。
又是一篇我自己非常受用的文章,长是长了点,拿来把译文做掉,分享给大家。特别是后面关于市场推广的部分,我很喜欢;即使在环境如此恶劣的这片土地上,仍然希望至少能够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为大家的生存环境带来一丝正能量。进入正文叭。
多数应用产品会走向失败。残酷的现实甚至让很多不抱希望的设计师和开发者们开始认为,只有运气足够好,才能在App Store当中获得成功。
这种想法就像用来缓解失败痛苦的麻醉剂,其实蛮危险的。痛苦不是坏事,痛苦才有救,才能让人看到问题所在。如果我(英文原文作者)的应用失败了,我会首先在产品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埋怨那些我们控制能力以外的因素。大家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为什么不想想看来自tap tap tap或Tapbots的家伙们为什么就能一再获得成功呢?
本文所归纳出的"移动应用成功准则",内容涉及产品概念、设计、开发、市场推广这四个方面。必须承认,在现实当中,我们其实很难完美无暇的将这些准则落实到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沿着正确的道路向正确的目标努力前行,你能获得成功的几率将增大很多;我们可以依靠的绝不只有运气。另外,虽然本文当中的相关内容及案例都是以iOS为例的,但其中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平台。
话说最近忙的倒是有些昏天黑地了。和老朋友合作一个应用项目,“情感”方面的一个东西,做的还蛮来劲的。时不时的精分一下,全身心进入某个角色,体会ta的情绪和心理需求,难以自拔的时候心里还真挺难受的...
在这个流程中,有个环节确实需要一定的把握能力:一方面要尽量充分的进入角色去使用yy出来的产品,完成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保持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上,对角色的每一个动机以及感受上的波动进行考量和评估。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必须借助辛普森之家以及90版封神榜才能恢复较为正常的心智状态。
写到这里突然阴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我想还是不要扯下去了为好。这次上新的译文代表着我个人最近需要稍微关注一下的方面,当然最好也能为大家带来些阅读和参考的价值;如果不能,也真心希望您别太介意,毕竟我只是在自己的博客和微博里做着自主分享和交流,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什么大会上给下面百八十号人讲课。江湖老油条我一辈子也做不来,咱各自玩各自的。正文走起。
本文是《iOS Wow Factor:Apps and UX Design Techniques for iPhone and iPad》第三章译文精选,其余章节将陆续放出。上一篇:Wow体验 - 第二章 - iOS用户体验解析(2)
关于本套译文分享的详情及目录结构,请参考iOS Wow体验 - 译文分享说明。
全文由C7210自发翻译(编译),并首发于Beforweb.com,如需转载,请注明译者及出处信息。英文原书版权由Apress所有,中文引进版的版权由相关出版社所有。
在前两章当中,我们从细节层面对iOS用户体验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包括对iOS用户界面设计规范的概览,以及对其用户体验构成要素的解析。界面设计规范体现了苹果对于iOS应用在设计与开发质量方面的重视,使第三方开发者们必须努力满足用户的高期望高要求。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可以与规范的要求有所背离呢?如果可以,那么走多远才算合适?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掌握“差异化”的方法原则,做出正确的设计决策,让你的应用可以鹤立鸡群,成为让用户惊叹的成功产品。
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设想,假如你现在需要创建一款iPhone或iPad应用,你是否会对自己说:“嘿,我现在有个很棒的想法!我们可以把它打造成我们的竞争对手所做的那个样子!”? 当然不会。站在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我们就会明白,差异化的原则是商业模式、市场规划和用户体验策略等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还没眨眼呢,春节假期就只剩下最后一天了,接受不能。整个七天几乎完全宅在家里,做书,做博客,偶尔玩玩现代战争3和Rage;话说后者推出之后被喷的是真够可以的了,但在我心里,John Carmack和id Software的产品依然是最具质感的。赶紧打住,这方面太容易扯远了。我们来看今次的译文。主题关键词:移动应用、货币化、安全性、HTML5、目标定位、个性化。
每一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会使用笔记本、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智能电视和手机等设备下载数以百万计的应用。时下的开发者们大多处于着一种相似的状态:他们清楚在不同的情况下,究竟应该为不同的系统分别打造本地应用,还是开发跨平台性更强的基于HTML5的Web应用;他们也知道通过怎样的渠道去发布自己的产品;而当前最大的挑战,似乎就是怎样保持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跟进。
面对这样的挑战,让头脑与目光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是很重要的。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在占有率及收入等方面取得持续性的成功,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策略必须符合移动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中,各地的应用开发者与发布商都看到了一个对科技产品消费市场产生了极大影响作用的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的自主权与决策权的与日俱增。消费者有权对一款应用发表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渠道获取应用产品。Android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他们喜欢的应用发布平台中下载产品或浏览内容,这些平台包括Android市场、移动网络提供商自己的应用商店,或是getjar.com这样的地方;即使苹果设备的用户,也可以在App Store所提供的本地应用与各服务商提供的Web应用之间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