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语义化

Foundation框架 - 快速创建跨平台的网站页面原型 »

整个一周都在揪心的猫事中度过。从十月底到现在的这段日子里,倒是越发懂得珍惜每天中片刻的宁静时光。有时会怀疑家里是否有时空漩涡一类的东西,不然钟表怎么会走的那么快,一点儿也不愿停下等等我的样子。一切都会好起来。

独白终了,进入正题。最近两篇译文都有涉及框架和跨平台方面的话题:前一篇中,我们了解了一些用于移动应用开发的前端框架工具;今天这篇的立足点偏向设计开发流程的上游,它将向我们展示怎样使用Foundation框架快速创建跨平台的、可以在多种设备上进行测试的响应式页面原型。下面开始正文部分。

开门见山的说,作为网页设计和开发人员,我们面临着以下几个严峻的问题:

  • 每天,人们用来上网的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上升。
  • 为每种设备设计开发不同的界面是不可能的。
  • 即使你专门为某些设备定制打造,这些设备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退出主流舞台。

真心欢乐。别怕,大家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其实,不同类型的设备及屏幕的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就开始存在了,只是多年来我们一直忽视这个状况,一厢情愿的守着960像素的网格系统

通过CSS3 Media Query实现响应式Web设计 »

十一长假已然过去了一大半。今天倒真是晴朗的不行,向窗外望去几乎可以看到阳光穿过凉爽的空气一缕缕洒落下来的样子。自从不再是学生,对每年的几次长假就无比珍惜,想方设法让每一天都尽量过的饱满一些;夜里闭上眼,满脑子就都是Drupal、博客、咖啡、使命召唤、南方公园...也许需要出门走一走了。

OK开始说正经的了。在之前一篇译文中,我们了解了响应式Web设计的概念、组成要素以及基本的实现思路。今天继续相关话题,我们将从前文介绍过的“弹性布局结构”这方面出发,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深入学习。

如今的屏幕分辨率,小至320px(iPhone),大到2560px甚至更高(大显示器),变化范围极大。除了使用传统的台式机,用户会越来越多的通过手机、上网本、iPad一类的平板设备来浏览页面。这种情况下,固定宽度的设计方案将会显得越发不合理。页面需要有更好的适应性,其布局结构要做到根据不同的设备及屏幕分辨率进行响应调整。接下来,我们将了解一下怎样通过HTML5和CSS3 Media Queries(媒介查询)相关技术来实现跨设备跨浏览器的响应式Web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