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MVP

产品从零到一的四个发展阶段 »

编者按:春困春乏春拧巴。谁给对个下联加个横批?春天的印象总是亚健康,有心做很多很多事啊,时间、网速和身心状态总像是羁绊。我这么说着就想起了 EVA 来,最后大家都那样了,变成芬达了,再没有力场阻隔着身心,不是很好么。

听歌,揉猫,做事,放译文,来自合作作者 Qmy 同学,原文作者 Julie Zhuo,非常非常干的干货。我超爱 SuperDry。- 编者人格的 C7210

打造成功的产品 - 以小为始,公听并观 »

我恨秋天和冬天。喵们和我都容易在这个季节生病。另外尤其讨厌的一点是,无论早上起床,还是晚上回家,以及洗澡——穿衣脱衣的过程都要花上比夏天多很多的时间。

其实说到这个,想想看会让自己厌恶烦躁的倒也远不止穿衣脱衣的事。总结下来,只要当下产生了做某种事情的需要,却不可以立刻进入做那件事的状态,就会很难受,甚至是恼怒。例如晚上打算学点东西,但这之前必须吃饭洗澡,这个“中间”的状态就很讨厌...而吃饭之后,又必须首先花时间把碗刷掉才能洗澡,这也很讨厌...总之从计划到实施,这当中涉及的中间状态越多,越讨厌。中间状态对于目标的完成永远是一种阻挠,这让我觉得目标与现实之间有着无比强大的摩擦力;什么时候才可以平滑的好像牛油一样呢。

这些听上去像是无病呻吟的废话,其实你仔细琢磨琢磨,不是没道理。你为什么不生气,为什么不愤怒,为什么不着急,为什么任凭目标以外的事物干扰自己的前行,而不去想想那些事物是否真的像吃饭睡觉这类刚需一样无法改变?话说,如果你和我一样对这些事情较为敏感,那么其实我们所在的行业,我们平日所做的事情,正为我们提供着一系列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创造一些在生活当中帮助人们减少这类摩擦力的东西。可是话说回来,如果只有我们自己在意,只有我们自己能感受到负面体验给人带来的沮丧,那这一切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只知道闲话可以到此为止了。看正文。

“新创产品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奇妙的点。在这里,最小化的形态与可行性可以完美的结合,让人们乐于使用。经过一段时间,你听取用户的意见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并逐渐提高‘可行性’的标准,使竞争对手逐渐无法跟上你的步伐。” - John Radoff

设计师与"少即是多" »

各位在看到这篇的时候,有没正在听歌的?我正在听The Rolling Stones的《Sticky Fingers》,这是滚石的专辑当中我最喜欢的一张(封面是一个穿着牛仔裤的下半身形象;据说上世纪70年代早期版本的封面上,裤链是真的可以拉开的)。你在听些什么呗?

这个周末可以用来做事的时间非常有限,于是找来一篇较短的文章;读下来觉得是一篇很棒的小文,是我很喜欢的那类篇幅不长却高度聚焦于一个主题的东西。关于简化、关于动机、关于设计与功能的关系、关于片面的扁平化风潮;分享给各位,希望能带来一些共鸣。

这里进入译文。过去几个月当中,我一直在马德里的一家创业公司的设计团队当中任职。我的主要工作是为他们的一款主要应用产品进行重设计,这其中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我们每天都会问自己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在保证功能性与吸引力的同时尽可能的对产品进行简化。

每轮迭代,我们都会解决掉一些矛盾,然后再回头看看以前的版本,就会觉得从前的体验真是噩梦,看上去也不怎么漂亮。不错,我们是在进步。

作为设计师,我们不断的寻找着能够简化产品的创新方式。我们希望自己的设计方案能使产品用起来更有效率,更具功能性,当然,也要更顺眼。毕竟,我们是设计师。

案例学习 - 我们在设计iPhone应用时犯过的错误 »

首先给大伙儿道个歉,上周这边发生了些问题,网站挂了一阵子。一顿折腾,目前算是初步恢复了,不过评论方面的模块还没有打开,需要再捣鼓捣鼓,希望谅解。再次感谢在微博上给我加油和鼓励的朋友们,还有默默关注和支持Beforweb的各位。

另外,上周网站挂掉之前,有位朋友留下一条评论,内容大致是同样喜欢SmashingMagazine的东西,喜欢做做译文一类;由于恢复数据的时候使用了前面几天的备份,所以这条评论蒸发了。希望这位朋友可以看到这些,特别向您道歉了。

那么开始本周译文叭。又是一篇移动应用设计方面的实战案例,我个人很喜欢,真人真项目真事儿,更具实践价值。走着。

今年,我们(英文原文作者及团队)发布了FreshBooks的第一款iPhone应用。从前我们的产品一直是通过Web端应用的方式提供服务的。这次,我们把iPhone应用的设计开发过程看作一张空白的画布,尽力在其中实现一些新的功能概念和设计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着实学到不少东西。

精益创业 - 用户体验设计的新包装 »

最近一个多月过还是蛮有料的,读了《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然后参加了公司的精益创业产品集市;读了《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然后作者Marty Cagan过来做了两天的培训,其间也涉及到很多精益方面的话题。记得以前也在微博上念叨过,我很喜欢这种小范畴短时间高密度的信息接收方式,就好像把自己浸泡在营养液里一样。即使无法很快的掌握全部知识,也可以在头脑中培养出思维的惯性。

今天在订阅中读到这样一篇Lean Startup Is Great UX Packaging,涉及精益与UX的话题,也就顺坡下驴的用来做本周译文。篇幅上还算适中;本周也确实有够疲劳,会员卡、预订等几个项目轮番搞,时值周末实在无力做之前“设计师应该了解的iOS应用开发基础知识”那样的长文章了。那么,闲话终了,进入正文。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的基本思路及实践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实就是用户体验设计圈子中的行家们多年来所讲述和提倡的东西。与过去不同,现在人们终于开始懂得去关注这些了。而所谓的精益用户体验(Lean UX)本身也不是什么新事物;类似于“AJAX”,它们都是对已有概念和技术的一种综合运用方式,这些名字本身更像是“包装”。

企业家或新创公司的创始人一直在为“怎样开发优秀产品”这类问题寻找答案,而我们(UX从业者、研究员、可用性专家们)曾经提供的答案多数都过于复杂了。想想看那些只有我们自己或同行才能听懂的黑话(又称行业术语),譬如可用性测试、用户角色、实境调研、眼动追踪等等。

最小化可用性设计(Minimum Usable Design) »

似乎是蛮久没有这样周末独自在家安静的做做博客了。生活终归需要张力,一周一周的忙碌,到了周末哪怕会寂静的有些无聊,感觉上也蛮有趣的。

今天这篇小短文有点儿意思,英文原文一遍读下来觉得没有什么不显而易见的东西;翻译了一遍,然后回过头又看一遍原文以及评论当中的观点,才尝出一些味道。就当作引子吧,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再去看看原文及评论。敏捷,迭代,最小化可行产品,虽然这些概念在现实中极容易被很多人相当没节操的当作借口和托辞,但作为设计师,我们自己心里还是应该有数。正文走起。

有一个很著名的悖论一直在生活中困扰着我(英文原文作者),它似乎可以适用于很多领域,包括Web及移动应用设计。我所指的就是芝诺悖论

人们会使用各种版本的示例来诠释芝诺悖论,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

要步行穿过一片森林,你首先要走过全部路程的一半。当你到达中点时,接下来还需要走过剩下路程的一半,然后又是剩下路程的一半,以此类推,你就会发现自己永远无法穿过这片森林了我去。

在实际工作中,我时常会觉得,无论手头这摊子事情处于哪个设计阶段,我似乎永远还有一半的事情没有搞定。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状况,我们才总是会说“要把所有细节都完成的话还需要两个礼拜”,结果就是无论事情做到哪一步,似乎总是无法真正的完成目标,中间总会有一段距离需要更多的工作来填补。

这事儿仔细想想的话是会凌乱的,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它也有可能成为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成功设计方案的动机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