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观点

移动AR体验设计的特质与挑战 »

“人到了某个年纪会突然懂得一首歌。其实生活就是不断‘送别’的过程。” 看到那篇关于朴树在演唱《送别》时失控落泪的文章,想到这两年里一首接一首的突然懂了一些往日看来不那么起眼的、难以有所共鸣的歌曲,大约可以断定人生是在向前走着。

正在染发。上一次还是在夏天。黑发看久了会觉得像冬日办公区的空气一样浑浊。漂到第二轮,被保鲜膜包裹着放在烤灯下加热,活脱脱像一只被涂满酱料的烤火鸡。

过去的一周里,世界上凭空冒出了“佛系”这么个词。有多少人看着新世相的那篇文章会感到无一不被命中?无论80s还是90s。佛系基督徒,没毛病,《圣哥传》比心。过去的一周里,Em的新专辑上架网易云音乐,一小时销量破20万?从“Rap God”到“I ain’t no Jesus”,有多少Stan被《Walk On Water》丧到哭。如果还会有下一张专辑,佛系说唱没跑了。

要漂第三轮喽。尽快发出更新才好。之前连续做了一些关于Design System的内容,本周回到AR方面(“哈你丫还有点别的么”一类),关于Mobile AR(ARKit/ARCore)在UX设计方面的一些挑战与原则。

使用Sketch Libraries构建组件库/设计体系 »

昨天降了温,一下子从不温不火的暖湿秋天变成了冬日的样子。

眼看着一年距离结束已不遥远,偶尔翻看年初立下的一些目标,多数已有完成,略感慰藉。这种所谓慰藉之后不久,通常会买些什么大件的东西来犒劳自己一类。多巴胺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机会为宿主制造一些对于奖励的渴望罢了。

会播放John Coltrane的咖啡店都是好咖啡店。我若开一间自己的咖啡店,怕是会终日放着JC不停歇;与村上春树的原则完全相反。我想我可能付不起足够的薪水去请有名的乐队来表演;不如请一些老伙计过来吧,只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啤酒。

本期是一篇很长的译文,Using Sketch Libraries to build better design systems,从理论方法到实践演示,一应俱全;耗掉了两个周末的时间终于完成,期间原文还有过一次更新。其中的流程思路和我在做WireframeKit For iOS(线框稿风格Sketch组件库)以及现在团队内部的组件库时所用的大致相同,个人比较推荐。

我们的第一个设计模式库 »

入冬了。今天是双十一来着。仔细看太阳也确实是冬天时的样子,因为比较斜。不像夏天时的那样挂在正当空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

团队群里若是在埋汰某位同学,大家往往会发出各自标志性的哈哈大笑的表情,捂着脸的,龇牙咧嘴的,捂着肚子飚着泪水的,形象而多姿,仿佛可以隔着屏幕听到那摧枯拉朽的杠铃般的笑声。

就让他们都去吧,随着风远远去吧,让该来的来,我们在这里等待。

简直对这歌着了迷,在这样的午后;对任何应景的、共情的、如流一般的事物都如此着迷。难怪会做UX设计这个行当?但你/我们要知道,UX/产品设计,从来也不是感性至上的设计形式。感性与理性的比例,一定要我说出那三个字的话,我想一定是“三七开”。

设计体系的目标、价值及构成原理 »

我买了一顶新帽子,头顶处绣着一张木讷智障脸。一整天我都把这顶帽子摆在办公桌上,不时瞥上一眼,觉得魔怔又亲切。“帅气”,同事们如是说。

我还买了一本Smashing Magazine出版的新书,叫做《Design Systems》,关于如何规划、创建和维护设计模式库/设计体系。上周刚刚在公众号发过一篇“接下来会切入一些Design System方面的话题”,今天便看到这本书,感到很开心。

“如此这般体现着体系性与逻辑性的,需要你一方面站在全局去归纳信息、梳理架构,一方面从最基础最细节的层面入手去精雕细琢的系统概念,总是能让人为之着迷不是么。”

iOS ARKit人机界面设计规范 »

你的app可以利用Apple提供的增强现实技术,即ARKit,为用户带来引人入胜的、能够与现实世界无缝融合的虚拟互动体验。在AR app当中,设备的摄像头用于在屏幕上呈现现实世界的即时图景,而虚拟的3D物体则会叠映其中,构成虚实交融共存的幻象。用户可以透过设备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虚拟物体;如果app提供了恰当的体验模式,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势或其他运动方式与虚拟物体进行互动。

AR技术的需求类型及用例探索 »

​各位假期愉快。这六个字怎么看都像是应该写在结尾才对。

据说有人用拇指和食指比心能比出个“八”的样子。心可以说是很大了。

错置,Displace,外滩美术馆,若干场实验性艺术表演。Contact Gonzo的暗室互殴让人沉迷。“错置”这个词实际上也很有些AR的味道在里面不是么。

有问有答:怎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UX设计师? »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闭上眼,摊在凡人咖啡馆昏暗的二楼角落里,告诉自己这篇文章终于完成了。

本周末四处游走并且没日没夜的喝掉太多咖啡和啤酒以至于虽然抱着忙里抽闲的态度却发现无论在哪里坐下都难以面对屏幕打出什么字来。只有等到周日午后此刻才知时不我待,错过了今日便只有等到下个周末才可能进行更新。

其实近两周在新的团队当中忙碌的难以得到空闲去顾及博客和公众号倒是真的。在这里需要向各位说声抱歉,我知道每一次的催更都代表着背后长久以来的支持,真的感谢。新的节奏还需要适应,写字一类事情的方式也有待调整。

这次仍是“有问有答”,从动笔到现在已经超过两周,原本只想简单作答,却一发不可收拾。回头看看之前一篇“有问有答:一辈子都要做设计师?”已经是8月10号的事了。好久了。今天的篇幅会更长。下面进入正文。

有问有答:一辈子都要做设计师? »

有意思的是,我在过去的一年里真的有看掉那么几部韩国电影,并且几乎每一次都被情节吸引到屏气凝神,结束之后仍会深陷其中。某些方面的味道蛮独特的,不得不说。

我也喜欢看《中国有嘻哈》。我向来不喜欢中国多数的娱乐节目,此时也并不那么喜欢《嘻哈》中那些为了嘻哈而嘻哈的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人,但我喜欢MC Jin,喜欢一个神级高手戴着面具匿身于一众玩家之间的样子,以及摘掉面具之后随和自在的成为普通team member的样子,即便所有这些都是剧本。

对于现实中的朋友来说,虽然我可能是他们在身边所能找到的穿着和纹身最为嘻哈的人,但从音乐角度来讲我无非是从去年此时才开始认真听起N.W.A、Tupac、Eminem和Wu Tang Clan一类,今年便看到这样一宗本土节目,无是无非却也不坏。

改称自己MC7210可好?

话说今年四月的时候,开始征集新一轮“有问有答”的话题,并且不再设置时限,随产出随发布。然而蛮惭愧的,时至八月才开始着手回复。Better late than never,今天来一发。

Julie Zhuo谈设计师的职业成功之路 »

新的周六。突然觉得这样的说法还蛮充满希望的 - 轻松的、愉悦的、闲暇的、无压力的任性忙碌或发呆着的。外面正酣畅淋漓的下着大雨,问题在于即便如此也仍感受不到一丝凉意,温热的湿气包裹在周身,同时在体内迟缓的循环着。

M50,莫干山路,几乎半年没有来过的样子。路边的涂鸦在这段时间里不知换过几批,J.Coffee还是一样的处乱不惊,在路边转角从容的待着客。莫名感到有种放暑假的心情。近来在各处持续读书期间喝掉了大量的、味道各异的冰美式,偶尔如此小模小样的斟上一壶水蜜桃乌龙茶,香气热气一并饮下,很是舒心。

是不是有阵子没有做Julie Zhuo的译文了。这篇其实蛮早就想做掉了,只是一再耽搁。关于怎样定义、追寻与实现职业成功的话题,很好的文字,有些篇幅,希望你不会觉得枯燥;正如文中所述,“在追寻成功的道路上不会只有欢乐相陪,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其实是艰难而无趣的。”

下面进入译文。

关于沉浸式阅读,以及朴树自述 »

眼看到了八月,毒辣的阳光肆虐了将近一个月的样子?去年此时坐在公司茶水间描写天气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像是昨天刚刚发生过,写的内容也还记忆犹新。

日子转眼便来到了此时此刻,毫不做作也奈何不得。同样的季节,同样的月份,同样的烈日当空。关于时间与对比一类的事情,不去想也还罢,但凡想到就会寻思“这当中究竟发生过什么”一类,接下来通常便会一片空白。会吗。

用力,便越发无力。来之,便不得不安之。

猜怎么着,刚刚分明还是一片酷暑的光景,突然间便下起了大雨。外面的树丛好像捡到了大便宜一样开心的摇摆着,路面也清澈了许多。

其实我压根就没打算念叨任何关于季节、天气、时光一类的鬼东西。或是说既然今天本就打算通篇念叨些有的没的,那就不要再念叨平时没少念叨的东西了好吗?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