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当然”的设计
插播放在周一可能并不是非常之合适的,但我觉得这样也不坏啊。
想这篇想的不是一两天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是很喜欢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但是我不大确定翻译过来之后是否足够准确的把信息传达过来了。“理所当然”的设计,原文标题是“Of Course” Design,总之是很务虚很简短的一篇,很务虚很简短;也算茶余饭后那种类型吧。看看。
这里进入译文。当我们试图设计出犹如魔法一般出彩的界面时,总会渴望找到某种令人“Wow”出来的元素;这种关注点未必是正确的。设计师们更应该关注那些“理所当然”的实现方式,让人觉得“它自然应该是这样工作的”。优秀的产品设计应该是高度显性而无形的,自然从容到不会引发任何异样的反应与感知。
寻求惊叹效应的问题在于,当你试图创新时,你的设计探索必然会聚焦在异于常规的交互模式上。而“异于常规”通常是不为人们所熟知、不符合直觉的;一旦把握不好,设计就会变得难于使用。
而另一方面,Nest恒温器、iPod的转盘、iOS的双指放大手势、Wii的控制器、Google Map、下拉刷新,还有很多很多近年来大获成功的设计案例,它们身上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理所当然”的味道。回想一下你第一次使用这些产品时的情景,你可能根本就没有产生任何别扭的感觉,虽然它们带来的是“全新”的交互模式;而这才是它们在设计上最成功的地方。
优秀的设计,其工作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能将有可能产生的困惑降低到最小程度,并且不会让用户注意到它的实现方式有多巧妙多聪明。这就是“理所当然”的设计,它不会在设计圈子之外引发话题,但用户就是需要它。
很多时候,设计师们会由于希望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认同而去追求让人“Wow”出来的设计。但是当你在追求“理所当然”的设计时,则会真诚的希望自己的设计会悄然融入到“背景”当中;你会希望自己的设计看上去从来就应该在那、一贯在那,而且不会有任何其他更合适的方案。
忘掉“Wow”吧,你不会无中生有的变出那样的东西。试着在你的产品中融入那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你的用户会喜欢的,纵使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
译文代表原作者观点。欢迎发表评论,或到译者微博进一步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