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拟物化

仍能感到当时的兴奋和开心 »

在 App Store “已购项目”里翻看着十多年前那些玻璃质感的图标,仍能感到当时的兴奋和开心。那是一个更加纯正的“There’s an app for that”的时代,行业初长成,人们在学习着如何发现问题并开发 app 解决问题,而非不遗余力地喷吐着各种互联黑话并以此为荣。

⌈随笔⌋ 风格策略取决于产品语境 »

上周聊了音乐与工作生产力的话题,也提到这个周末要跑去无锡和老伙伴们排练的事情。顺利成行喽,两场排练,一场饭局,好久没这么开心地不停地笑过了。

说起来也是难以在身边再组什么新团了;承载着故事与情感的时光是和这些老朋友一起度过的,其中的快乐和寄托远超过练团这件事本身。况且我还是这些人当中最年轻的,这么好的事现在上哪找去?

不过排练当中偶尔会开小差,盯着音箱与效果器,琢磨些有的没的。

要扁平化,也要可用性 »

现在是周五晚间。莫名其妙的又到周末了,好像刚刚上了两天班的样子。

正在看阿拉蕾,哇啦哇啦的可开心了;话说高中的时候电视台还在放,若是放学能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一直以来都很想成为企鹅村的居民,每一天都傻乎乎的过着开心的日子,周围是各种有趣的人,还有会说话的小动物。

然后回来说正事。这周末要上新两篇,都不是很长,轻轻松松读一读的那种。那么,正文之前先祝各位周末愉快吧。

这里进入译文。扁平化风格不意味着设计工作本身可以得到简化,更不意味着界面可用性的衡量标准可以被降低。本文将与各位分享一些tips,希望可以帮助你在打造扁平化设计方案的同时提升界面的可用性。

别再说iOS7是扁平化设计了,好吗? »

好短暂的周末,在一天当中压缩了很多事情。学车、照料喵、做博客、看书,还睡了个很久没那么舒服了的午觉。眼下已经快到晚上11点,发好这篇早点躺倒了。

仍然有很多朋友在关注关心着小喵推推的健康情况,我在这里再次向各位表示真心的谢意了;目前情况仍算稳定,看上去每天6、7个小时的照料还是有些正面反馈的;明天带去医院复查一下。想到上周有天下午实在困的不行,在桌前趴了会,很快就开始做梦了,梦到自己中午回到家里照顾推推,累了便睡会,突然想到下午要上班,要赶紧回公司;然后便惊醒了,发现自己就在公司;各种穿越和失真的感觉。

说正经的,来看本周更新吧。又是议论文一篇,简短而明了;正好前几天和老同事聊到这方面的事情,很共鸣,拿来分享给大家。

这里进入译文。苹果发布iOS7之后,我们听到最多的流行用语就是“扁平化设计”了。显然有不少人认定,iOS7特定的视觉美学使其看上去比iOS6要更平,因此,人们也应该以这种方式来设计应用。

问题在于,iOS7从本质上讲并不扁平。实际上,它是非常细腻且具有层次的;那些使用”扁平化“一词来描述iOS7的人,他们无非是在重复那些从一开始就这样误解iOS7的科技名人的话。道理何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十佳应用的故事(2) - 视觉设计与开发 »

周日傍晚了,心情不好。每次发博客,就像是给过去的一周做个记号;一周又一周,发生过的、想忘记的、要到来的...虽然这里不是个人的生活博客,但在自己看来却像是刻满了记号的墙壁或石碑一样。不说了。

继续“十佳应用的故事”。上周的译文中,Languages的作者Jeremy Olson和我们分享了关于想法、产品定义和交互设计方面的实战经验,今次来看视觉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话题。

这里进入译文。从这里开始,事情变得真正让人兴奋起来;从这里开始,想法一点点变为现实;从这里开始,我们要将那些被用户真实触控到的界面元素设计并开发出来。

有些人认为,这个阶段就是关于设计制作漂亮的图片的,这是庸人之见。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在每个层次上对界面进行抛光打磨,包括交互方式、可用性和视觉表现方式。一个好的应用会从这里开始变的优秀

虽然我们希望在交互阶段制作的草图或线框图可以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产品轮廓,但每当看到更加可视化的视觉稿,或是把玩着通过真实代码制作的高保真原型时,我们意识到草图和线框稿是远远不够的。

同样,当我们仅仅在画草图时,很难去设想出一些极具创意性的细节设计方案,而正是这些细节有可能将我们的应用推动至更高的层次上,超越可用性,给用户带来更多更真实的乐趣。当我们开始进行视觉隐喻、配色和纹理质感方面的工作时,将会更容易想到各种有趣的细节设计方案。

关于iOS7,设计师需要了解的十件事 »

40度的高温天气仍在持续,不知将来自己回头看到现在写的这些能不能感觉到这种热到麻木甚至绝望的天气,还有整个夏天所经历的这些东西。环境所带来的某种极致而持续的感受往往让人觉得眼前的东西不那么真实,让人想睡去。

算上这次,就是连续三周的iOS7话题了。目前已经到了Beta5;等天气凉快一些的时候,便会正式发布了;大家早晚都要做起来的事情,多了解一些作为基础是有必要的。让我很诧异的是,时至今日,那些在平日里需要接触及配合的一些程序员们,甚至还没亲眼看过亲手操作过iOS7,甚至会认为那些半透明控件只是网上流传的概念稿当中的花拳绣腿。那,微博上的很多朋友都了解,一旦说起程序员的话题,我蛮容易收不住的;这事不是这里的重点,其实根本也不值得提及。还是说正经的吧。

这里进入译文。在今年的WWDC上,苹果推出了采用全新设计语言打造的iOS7。新系统弃用了诸如皮革、木质一类的伪3D拟真效果,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简洁轻量的设计路线,其中文字排版成了重头戏,另外在某些方面也受到了扁平化设计的影响。

对于负责打造iOS应用界面的设计师们来说,长久以来的设计习惯和规则即将被改变。在iOS7的这些变化当中,哪些与设计师们最为相关?苹果公司在转变了自身的设计思维之后,又会希望我们这些应用设计者们将哪些新东西体现到自己的应用当中?

我们分析了苹果的iOS7 UI过渡指南,并从中挑选出了设计师们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10条设计方面的变化。希望你能通过本文了解到iOS7的这些新特性将会怎样影响到你的内容呈现方式。

iOS7体验报告 - 关于视觉风格、界面结构、字体、动效和可用性 »

好热的一周,似乎只凭视觉就能感到温度了;特别是中午,出去觅食的时候,周身都是被火焰包围的赶脚,但我却很开心,不知为什么。我从来都很喜欢夏天,穿衣脱衣也不像冬天那么麻烦,可以省去很多时间。

最近似乎在微博上念叨过多次,我开始爱上iOS7了,爱上它的各种细节,当然不包括那些过分艳丽、缺乏坚决的内置应用图标。今天这篇文章的性质,印象里在Beforweb这边还真没有先例;从前所有文章都是关于怎样做某些事情,而这篇纯粹是作者的体验报告。个人感觉还算中肯,我能在里面找到一些共鸣;不知其他朋友会有怎样的体会。正文走起吧。

这里进入译文。新版本的iOS进行了彻底的重设计。相比于过去栩栩如生的拟物化界面风格,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光洁的令人震惊。一向以精益求精著称的苹果,这次似乎无法履行自己的诺言了。乍看上去,应用图标有些令人难过,用户界面缺乏结构,所有东西都给人一种未经打磨的感觉。

实际上,iOS7并不那么差劲,远远不是。

提升产品体验愉悦性的十个方法 »

又是一周过去,宅的日子越过越精炼,连续多日每天读一本书,到了晚上就觉得大脑好像变成了一个卡通形象,就是那种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无力动弹不得只剩下喘气的小人儿的样子。剩下未读的书不多了,又该补货了诶。来看本周的译文呗,有点长,主要是图多。

这里进入译文。我(英文原文作者)时常和其他设计师讨论到产品愉悦性的话题。在最近的一次聊天中,有人提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们可以首先专注于提升产品的愉悦性,然后再考虑可用性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立刻让我联想到“形式追随功能”这句话,所以我还是倾向于功能与可用性优先的方式。

不过必须承认,这种通过理性分析入手的“传统”设计思路或多或少会让我们失去一些在创意上实现突破的机会。也许我们可以从“有趣”这个角度展开设计工作,首先聚焦于体验的愉悦性,然后再将整个方案“拉”回到一个约束框架中,使它最终成为一个切实可用的产品?

无论我们的实践方式从哪个角度出发,有一点是无疑的:任何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都必须以产品功能的可行、可用、可靠为基础。假设你已经有了一款可用的产品,并且希望为其注入更多能够让用户在情感上为之吸引的元素,那么你应该做些什么呢?应该从何处入手?下面是我的十个建议,希望能够帮你有效的提升网站或应用产品的体验愉悦性。

关于扁平化界面风格的设计美学讨论 »

似乎真的没发生什么,也就是玛雅人过了个年。本周的更新如约和大家见面,视觉方面的一篇悠悠闲闲的小文章,关于扁平化与拟物化风格的讨论。

我个人对这方面的话题是蛮关注的,偶尔在微博上弱弱的念叨两句,也会有不少朋友来发表各自的看法,确实是大家都蛮关心的设计问题。另外最近看到不少文章观点也都是围绕这些展开的,其中有些比较公允务实,有些则比较偏颇;所谓偏颇,也就是片面表达某种风格一定比某种风格更好,以及好在哪里。说真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都能看出发表论调的设计师的思考和激情。

有人说了你怎么这么没节操呢,你到底觉得哪种好呢?我要说的是叭,在我看来这个事情里的的确确不应该存在哪个强于哪个的争议,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个非黑即白非美即丑泾渭分明的问题;脱离了实际产品的上下文环境,脱离了产品功能与目标用户群类型之间的关联,所谓好与不好的命题压根就不成立。

说的具体些,远的不讲,单说Beforweb这边的视觉风格,除了每篇文章的图标以外,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扁平化了(当然,细心的朋友可以在侧边栏标题背景底部发现类似阴影效果的1像素边框,这个不算数...),但如果有人说我是扁平风格的卫道者的话,我会很不开心,因为我只是在自己觉得合适的地方使用这种风格而已。我喜欢iOS里很多拟物拟真风格的界面,最典型的包括语音备忘录、iBooks、iPad里的日历等等,它们的界面让我觉得亲切自然,让我可以在冰冷的电子设备当中找到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