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移动互联网

15个优秀的响应式设计案例 »

大家中秋节过的都好吗?有吃到五仁月饼没?有靠在窗前吹着凉爽的晚风仰望明月没?各位当中有赛亚人没?...

其实我过的并不好,准确的说不是我,而是家里的喵又开始出健康问题了。两年前差不多这个时候,两只喵轮流生病,有些东西也零零散散的记录在了那一两个月的文章里,有时自己回头看看仍会觉得揪心;而眼下似乎又到了那样的日子。明天去看医生;真的好希望是自己代替它们生病,至少我可以知道自己哪里难受,知道去医院做检查,知道吃药和治疗,而喵身上发生这些事情则需要人付出非常多的时间精力来确保执行。

中秋的第二篇“灵感激发”类内容。上次看了18个极简风格的家庭办公室,今天回到屏幕前,看一些不错的响应式设计案例。其实我不太喜欢拿响应式设计的东西出来说事儿,Beforweb这里刚刚起步的时候做过几篇,仅此而已了。不多说了,进入正文,希望有需要的朋友能找到些参考价值。

设计好脾气的Web页面 »

感觉已经连续下了九百多天的雨了,身上也仿佛即将生出苔藓与蘑菇。Down your sister's rain...淡定着,说正事儿。本篇译文其实在春节之前就有所着手,不过期间连续看到了几篇更想做的,于是相当没有节操的见异思迁了。今次恰逢母难日,抓紧时间补回来。走起。

随着技术的进步,Web设计的理念与技法也在不断发展。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带给我们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怎样以最合理的方式使设计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适应各种设备的性能与规格属性,这是我们在工作当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一方面会觉得自己曾经熟悉的工作领域突然充满了未知感,而另一方面,一直普遍存在的那些旧问题也依然摆在面前。我们是否需要花费全部精力用来解决各种新旧细节问题,还是可以从宏观上寻求一些具有指导性质的“真谛”?

Web设计的历史过于短暂,要想弄明白一些大道理,我们不妨将视野放远些,让思路跨越设计的范畴。其实,我们真的可以从那些看上去与设计没有多大关联的领域中找到一些抽象化的、更具普遍意义的思路和模式,以帮助我们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学和音乐等都是我们可以加以研究和探索的对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巴赫与当前Web设计所面临的挑战之间的关系。巴赫诶。

新年展望 - 2012年移动应用发展的五个趋势 »

这还没眨眼呢,春节假期就只剩下最后一天了,接受不能。整个七天几乎完全宅在家里,做书,做博客,偶尔玩玩现代战争3和Rage;话说后者推出之后被喷的是真够可以的了,但在我心里,John Carmack和id Software的产品依然是最具质感的。赶紧打住,这方面太容易扯远了。我们来看今次的译文。主题关键词:移动应用、货币化、安全性、HTML5、目标定位、个性化。

每一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会使用笔记本、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智能电视和手机等设备下载数以百万计的应用。时下的开发者们大多处于着一种相似的状态:他们清楚在不同的情况下,究竟应该为不同的系统分别打造本地应用,还是开发跨平台性更强的基于HTML5的Web应用;他们也知道通过怎样的渠道去发布自己的产品;而当前最大的挑战,似乎就是怎样保持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跟进。

面对这样的挑战,让头脑与目光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是很重要的。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在占有率及收入等方面取得持续性的成功,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策略必须符合移动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中,各地的应用开发者与发布商都看到了一个对科技产品消费市场产生了极大影响作用的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的自主权与决策权的与日俱增。消费者有权对一款应用发表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渠道获取应用产品。Android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他们喜欢的应用发布平台中下载产品或浏览内容,这些平台包括Android市场、移动网络提供商自己的应用商店,或是getjar.com这样的地方;即使苹果设备的用户,也可以在App Store所提供的本地应用与各服务商提供的Web应用之间进行选择

怎样打造高性能的移动用户体验 »

在新家一点点安顿了下来,不过心里还是缺乏踏实的方向感;猫猫们也都有些瞻前顾后草木皆兵的样子,有待继续习惯;希望大家都好好的。话说眼前的这篇候选文章貌似已然有同行做过译文,不过正像 “关于BeForWeb”中所说的,我只挑那些我喜欢的 、对我自己有学习和收藏价值的内容来做译文,其他方面的因素和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在人际关系中,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愿意在彼此身上寻求信任与诚实,并期望在接下来的经历中重现和增强这些好感。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移动应用或互联网产品中。在打造良好的品牌信誉及其与终端用户之间持久信任关系的过程中,“设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用户的期望中,移动应用应该是准确、友好和高效的。然而,移动设备自身的局限性确实为产品的设计带来了不少挑战。要打造值得信赖的移动应用用户体验,产品在性能方面的表现是极其重要的关键因素。

本文中,我们将对移动应用的设计与性能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并了解七个相关的设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我们(英文原文作者)团队在各类移动应用实际项目中逐渐总结归纳出来的 ;希望它们同样可以帮助大家在落产品实需求的同时,从性能的角度更加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网站产品移动化的用户体验设计思路浅析 »

又是到处流淌着阳光的周末。让人忙碌和揪心的一件件事依然在继续。想到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大致是这么说的:“最终一切都会好的;如果还没好起来,那就是还没有到最后...”。今天的内容发掉之后,继续收拾家当;最好呢,这两天可以再抽时间搞些字出来,接下来的几篇候选文章还是不错的样子。大约10天之后搬家,所以下个周末能否如期更新就看前面几天的造化了。

说正事儿,今天的小译文相对务虚,原文作者浅谈了一些关于移动化产品在用户体验设计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值得思考和借鉴;话题中有待深入探讨的空间还不小,全当抛砖引玉,强烈欢迎各位朋友通过评论提出您的看法。走着。

对于移动化产品(移动版本的站点、Web应用等)的用户体验设计,我们会习惯性的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动”的方面。回想一下自己是否经常会幻想这样的情景:用户正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在等车,或是挤在地铁上...他们掏出手机很匆忙的上上网或是摆弄摆弄app,然后继续奔波。

现实中,用户对移动产品的使用情景以及体验需求,其实早已超出简单的“动”的范畴;另外,随着平板电脑的普及,需求的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作为用户体验设计相关人员,我们会发现,曾经惯用的一些小伎俩,比如简单的缩放功能或是更容易触控的大按钮等,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体验需求了

Web应用的成功之路 - 产品早期的原型设计与用户测试 »

最近一阵有些难以抑制的脑痒手痒,阅读和码字的欲望也渐增;却受时间精力等绝对客观因素所限,不得不维系一周一篇译文的频率,感觉多少有那么点沮丧和无奈。

关于本文,其实在标题上犹豫了蛮久。这篇内容是新书A Practical Guide to Web App Success的第15章;主题显然应该在Web应用方面,但是本章单独拎出来看的话,却又适用于各种常见类型的Web产品。whatever,不矛盾。作者Dan Zambonini在本文中将向我们阐述Web应用在原型阶段的设计与测试工作的重要性,并从实际执行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经验方法和常用工具。走着。

产品在原型阶段的设计与测试工作,是决定一款移动应用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提到原型设计和用户测试,人们往往容易产生厌倦与回避的感觉。这也不奇怪,在很多实际项目中,这方面的工作似乎就是“随意性强”,“耗时”,“高成本”一类的代名词。

不过在我看来,它们其实是整个设计流程里最重要的环节。无论你或你的团队在用户界面视觉设计等方面有多高的造诣,我都建议各位对原型环节的相关工作提高重视。基于高保真原型的用户测试,可以让很多关于需求、功能、界面设计等方面的潜在问题尽早暴露出来;这类问题往往直接关乎着产品的成败

台式机、iPhone还是iPad - 不同设备上网时间的统计分析 »

又是一周过去了。想想两年前每天早上做CMS方面博客译文的时候,最多念叨一下当天的天气啊路上的事情啊一类;如今每周搞这么一次,想对过去一周总结些什么,却发现记忆这东西真的不靠谱了。虽然只有几天,但是各种猫事、装修事、工作事、家庭事统统在头脑中纠缠在一起,只觉得自己好像一周一周的都在打仗。

之前有朋友提到过文章风格问题,觉得每篇开头的废话偏多;其实我也觉得。不过还希望各位谅解啦,怎么说呢,“为网而生”毕竟不是那些专门发布技术时讯文章的知名大站;这里只是我自己的个人博客之一,页头slogan里面提到的确实是核心内容,但是作为我个人来说,还是会随便念叨些有的没的。

那今次废话就到此为止了。本文中,作者汇总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网站(包括Read it Later、Financial Times、Linkedin等)的统计数据,图形化的向我们展示并分析了一天当中,用户使用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上网访问的时间分布情况希望本文可以对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产品同学有些参考价值。走着。

前端开发者的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策略及工具 »

愉悦的周五,早些回到家,冲澡吃饭照顾猫咪家务完毕已然超过九点的样子。登录博客后台,进入编辑页面,才觉得些许轻松安逸。不坏,一天里能有这么一会沉浸在这样的感觉里,足够了。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对于交互和视觉设计相关职能的从业人员来说,从传统Web行业向移动应用领域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注意的问题。这篇文章中提到过“混合型应用”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两本开发指导书籍。今天这篇文章的英文原文,就是来自这两本书的作者——移动应用开发者Jonathan Stark。

本文中,他将站在传统Web前端开发人员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一些在实际项目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移动应用开发方法策略,以及几类具有代表性的用于打造跨平台移动应用的前端开发工具。

各位前端开发相关职能的同行们,扩展视野、提升技能、随“机”应变的时机已然成熟;衷心希望本文可以成为推动大家事业进步发展的一个催化点不多说了,我们来看正文。

从网站到移动客户端应用 - 随"机"应变的用户体验设计 »

平日的工作忙碌了些许,疲劳因素让每晚散碎的时间显得更加吃紧;赶上这样稍微有点篇幅的文章,做起来就有些迟缓了,哼哼唧唧的翻译了将近一周。

话说,又是以移动应用为主线的文章,这是闹哪样呢。但也不至于和本小博客的主旨相悖;网站产品移动化,设计思路移动化...在移动互联网汹涌的大潮面前,这是合情合理的趋势,也是我们在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多需要面对和学习的。

如果你一直以来从事着相对传统的交互、视觉等方面的Web设计工作,而如今开始打算扩展视野、提升技能、随“机”应变,做一名移动互联网的弄潮儿...那么本文很适合你阅读。相关领域中的几位牛人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带给我们一些很实在的经验之谈。全文大致分为三个主题:

  • Web设计师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进入移动应用的设计和开发领域?
  • 从设计的角度讲,移动客户端应用与传统网站页面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 怎样提升移动客户端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特别注意哪些?

开始进入正题。现如今,到处都有人在谈论移动应用方面的话题,从视觉外观到交互体验,这个那个的不亦乐乎实际的统计数字也是蛮惊人的。最近,一份来自Flurry的研究报告显示,用户(美国地区)每天使用移动应用的时间,平均下来是81分钟,已经超过了平均74分钟的上网时间

走出移动互联网的迷宫 - 网站移动化的方法策略 »

继两篇关于响应式Web设计的译文之后,再来搞一篇“网站移动化”方面的。琢磨着自己大概是无论穿着什么鞋都打算趟趟这摊浑水的样子了。

今次篇幅不长,在我看来,本文更像是当老板或产品决策者无论穿着什么鞋都打算趟趟这摊浑水时,作为项目执行者,尤其是用户体验设计团队,所能给到的建议和方法参考。正像前面那篇“步步为营的用户体验设计 - 团队、影响力、协作与策略” 一文中提到的:“其实,‘用户体验设计’并非用来获取答案,它应该为项目执行方式的选择提供建议,或是为更好的设计开发流程创建架构。”OK走着吧。

眼下,移动互联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开发者还是普通用户,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它。传统互联网用户所习惯的那些访问内容、使用服务的交互方式正在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迅猛的改变。作为线上内容及服务的提供者,我们必须尽快进入这个新兴市场,学习新的游戏规则

愿望是好的,“移动化”的方式却会时常让人找不着北。究竟应该怎么做?开发一款iPhone或Android应用吗?还是为网站专门搞一套或N套适用于不同移动设备的设计方案?最重要的莫过于首先对自己产品的内容及功能进行正确定位,对移动化需求的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尝试最适合自己的移动化方式。目前,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思路可以供我们参考选择: